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引入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进入新的世纪,国家大力推动这项工作。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4月发布的有关文件,北京、江苏、佛山等省市先后组织试点需求响应,取得了成效。
电力需求响应起源于美国,牛津大学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大卫˙罗宾逊指出,电力需求响应是指用户自愿、临时性地采取措施来改变原有的用电模式,因此获得资金奖励或电费优惠等经济回报。
需求响应主要分为为基于价格和基于激励两类。
基于价格的电力需求响应,是指用户根据电价信息调整用电需求,一般分为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和尖峰电价三种。
基于激励的做法,是指在电力紧张时减少电力需求,客户可以获得直接优惠电价或补偿。
在电力市场引入需求响应,可以提高用电效率,优化配置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
美国是较早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的国家之一,经验丰富。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为例,该地区电力系统运行机构实施的需求响应计划分两类: 一类是负荷响应计划; 另一类是价格响应计划。用户智能选择其中之一参与且减少负荷不得少于100千瓦,但不多于5兆瓦。对不能减少100千瓦仍想参加该计划的用户,可以进行集合,集合后的负荷总量必须超过100千瓦,且必须位于同一区域。参加负荷响应计划的用户根据运行机构指令减少电力需求,减少电力负荷用户可获得补偿。
美国能源部与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需求响应潜力报告》显示,如果所有美国电力用户都采用动态电价与智能电网技术,广泛实施需求响应措施,在今后10年中最高可削减全美峰负荷的20% 。
英国对于电力需求响应也有独特的做法,近年来已经有许多需求侧响应项目实施。对于工商业大用户,可以与电力供应方签署分时电价方式或者中断负荷协议; 电力供应方也可以控制这些大用户负荷,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对于小型用户,估计约有450万英国用户按照时变电价费率缴费,比如用户可在夜间享受打折电价。例如,在凌晨1: 00~8:00享受低电价,用户可在这段时间给其蓄热式电加热系统充电,以较低电价满足给房间加热的需求。要参与这种需求响应项目,用户一般需要安装新型的测量装置,这种测量装置一般含有通信和远控功能。政府鼓励大家采用蓄热式电加热系统,以提高夜间基荷的总量和稳定性。
北欧国家芬兰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因此,芬兰对宝贵的能源开展了全方位集约化经营,积极开展电力需求响应。芬兰自1964年开始实施分时电价。分时电价机制对于降低日负荷的峰值起到了积极作用,缓解了电力供应的压力。芬兰已经立法规定电力公司必须采用分时电价,并设计了专用计量系统。自电力市场开放竞争后,类似直接负荷控制的削减电力峰值的措施很快停止,负荷曲线逐渐变得更加平滑,很大程度减小了电力供应压力。从2014年开始,芬兰几乎所有实现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用户电价都采用了分时电价。
法国在需求侧响应方面主要采用的是分时电价方案。法国一个名为Tempo的需求响应项目,有超过1000万消费者参加这一项目。此项目将全年分成蓝色日、白色日和红色日三种电价,每天又分峰荷与非峰荷两种电价。
日本也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节能需求迫切。日本于2014年底根据国际标准规格OpenADR2.0实施自动需求响应试验,当电力供应紧张时,系统将自动向用户发出节电要求信号,家庭、企业等用电方自动接收信号,使用能源管理系统控制用电量,对结果自动进行报告。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需求响应得到迅速发展,今年夏季,我国多个省市相继开展需求侧响应工作,如北京市、江苏省、佛山市等地,各地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
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霍沫霖认为,我国要发展好电力需求侧响应,首先要做好需求响应培训及政策宣讲,有利于辅助用户深刻认识需求响应的意义和流程。其次,负荷集成商的参与十分重要,能够促进需求响应潜力挖掘,保障负荷有效调整。最后,政策文件要给用户明确的价格信号和用户自愿自由行为的合理化边界,这有利于用户执行负荷调整、保证需求响应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那么,需求侧响应的发展前景如何?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认为,到2023年,全球电力需求响应容量超196.6吉瓦。2015-2024年,全球需求响应技术支出预计总计达62亿美元。同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也会给需求侧管理和电力需求响应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